RFID |“犀牛”出没,新制造来了!
9月16日,阿里巴巴打造的全球首个新制造平台——“犀牛智造”在杭州正式亮相。
早在2016年10月,马云首次在云栖大会上提出“五新战略”,即新零售、新金融、新能源、新技术、新制造。继“蚂蚁”、“盒马”之后,阿里动物园再添新成员“犀牛”,标志着新制造的战略布局正式落地。
犀牛有多牛?
“犀牛智造”作为阿里巴巴的新制造样板工厂,定位于智能化制造平台,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。目标是具备“从5分钟生产2000件相同产品,到5分钟生产2000件不同产品”的能力。让创业者、中小商家能够聚焦核心能力,并带动中小工厂进行数字化升级,实现“定制服装批量化生产”。
相较普通工厂,犀牛在保证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同时,不仅能够缩短75%的交货时间、降低30%的库存、减少50%的用水量,还能承接更多个性化、小规模的订单。
阿里希望最终将“犀牛智造”打造成一个新的物种,横跨制造与销售。商家可以像使用云计算一样使用犀牛智造服务,从客户需求出发,以销定产,利用数字化技术让生产变得更灵活。
犀牛凭什么这么牛?
特点一:云数据计算,预测潮流
传统制造通常是根据经验来确定服装样式和产量,当市场潮流出现变化时,很容易出现滞销,积压库存。
犀牛可实现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,通过数字洞察、利用算法模型,发现市场机会和做出潮流预测,帮助中小商家进行精准地开发和生产。
例如从淘宝天猫、社交资讯、潮流趋势等大样本中,洞察出消费需求,给到品牌商潮流预测建议,指导品牌商生产爆款。
此外,犀牛还可实现3D快速仿真测试,为商家提供报价基础、为供应链提供采购依据、为生产提供工艺指导,进而为产品上新提供数据支持。
特点二:柔性供应链,以销定产
在传统服装行业,由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缺乏信息共享,导致产品信息不能及时反馈,很容易造成热销产品的库存不足、滞销品的库存积压等问题。加上传统工厂都是大规模、批量化生产,面对新的流行趋势出现时,难以做出快速反应。
而犀牛柔性供应链最大特点就是小批量、反应快,可做到100件起订,7天交货。品牌商可通过实际销售情况,来判断是否追加订单或者调整款式,实现以销定产。进而提高品牌商的应变能力,降低风险。
相比传统制造业,犀牛在把握消费者偏爱和喜好的同时,更能灵活调整供应链,满足小批量、定制化的需求。这对中小商铺来说是一个福音,阿里表示希望未来能服务至少十万家网红店或中小商铺。
特点三:RFID智慧制造,提升效率
犀牛新制造除了依托大数据和柔性供应链以外,真正提高效率的是它的“中央厨房”。
犀牛智造CEO伍学刚介绍说,犀牛工厂就是一座“数字化工厂”。利用RFID、Iot、AI等技术,使每块面料都有自己的ID,进厂、裁剪、缝制、出厂可全链路跟踪;产前排位、生产排期、吊挂路线,都由AI机器来做决策。可以说犀牛智造就相当于是服装行业的“中央厨房”。
以往须清点物料和检查排期才能确定的工期,在“犀牛工厂”一键即可得到秒级回复。自动出入库管理、自动配送和智能化拣选,使其资源利用率较行业平均提升了4倍。
还有犀牛智造首创的“棋盘式吊挂”,可以通过物联网+人工智能技术,来更加合理地分配闲置生产资源,(做防伪溯源,找芯电智联)让资源尽可能的得到充分利用,避免造成资源浪费。例如将吊挂衣架自动分配至相对空闲的工位,解决了传统工厂吊挂单向流转容易拥堵的问题。
另外它还实现了从消费端到制造端的完美对接,每一件商品,从生产到销售、再到消费者手中,能实现全链路数字化。
如今,犀牛智造工厂的效率是行业平均水平的4倍,比采用RFID技术改善过供应链的ZARA还要快7天!要知道以往一些大厂对RFID技术的应用还只停留在供应链,而阿里却将RFID技术真正应用到了生产制造上。
对于RFID技术的应用,犀牛还是冲在了前面。
犀牛智造平台负责人伍学刚说:“阿里巴巴新制造团队中,80%的成员是工程师, 我们相信有一天,工厂的制造能力可以像云计算一样被调用,实现生产的云端化,让服装纺织业变得更加灵敏,不仅是中小型的服装生产企业,全国的创业者、主播、设计师也将从新制造中受益。”
相信通过对云计算、RFID、IoT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运用,“Made in Internet”不久将成为现实。